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深化农村殡葬改革鼓励生态殡葬

发布时间:2024-05-0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乌坑村党支部书记严永志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推进风俗习惯转变的建议》会议。

严永志在建议中指出,我国现代殡葬改革经过20至30年,取得了一定成效。 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遗体火葬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但埋葬、追悼的形式和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遗体或骨灰的最终处置方式仍然是“安葬”。 “一刀切”的火葬制度并没有达到节约土地、文明殡葬的目的。 反而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民丧葬负担增加等问题。

改革殡葬改革执法方式_殡葬改革_殡葬改革部署

严永志在上述建议中指出,要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让殡葬改革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需要。 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生态殡葬。 不强制实行火葬,鼓励采用“深埋”、不留坟墓的生态埋葬方式。 对提供生态殡葬的家属可给予奖励,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深葬、草坪葬、树葬、花葬等生态殡葬活动。

殡葬改革部署_殡葬改革_改革殡葬改革执法方式

二是完善设施建设。 根据殡葬业发展需要,加强休息厅、墓地等殡葬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殡葬需求。 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在行政村建立公益性公墓或安息堂,积极引导群众将死者遗体安葬在公墓内,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

三是强化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殡葬改革监督检查制度,组织专业执法人员定期检查,依法取缔非法墓地,严禁修建宗族墓地,坚决查处乱葬行为,对乱葬行为坚决查处。对参与违纪行为的相关领导干部给予政务处分。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逐步引导农村“红白会”成立,制定文明规范的农村规章制度,推行文明祭祀和生态殡葬,破除重葬、简陋、分散埋葬等旧习惯,倡导现代化、现代化的新模式。文明丧俗,持续推进风俗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