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框内为回填区域
去年,本网曾报道过临安市政府大院内的古建筑遗迹。 后来,为了防止砖砌结构风化,经过多次讨论和讨论,从去年10月21日开始,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临时回填场地进行保护。
现在记者得到临安区工作人员的确认,这座千年古建筑遗址可能会被打造成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而且很有可能升级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二阶段考古工作已启动
出土的瓷片
走进临安区政府大门,左边的小斜坡上有一个围合的区域。 其中约400平方米有明显的被掩埋、填土的痕迹。
谁也想象不到,这片土壤下,埋藏着一个千年的秘密,一座千年古建筑的遗迹。
古建筑遗迹的建筑材料从哪里来? 这座五朝时期的建筑有多大,大门在哪里? 它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和钱柳有关系? 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
从第一阶段的考古成果来看,只能判断这座古建筑遗存是一座朝东的建筑。 从建筑布局的标准化来说,需要扩大考古范围,通过寻找中轴线来确定整体格局。 。
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惠民告诉记者,第二期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一阶段的工作将持续到10月底。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群,但根据柱基石的规格、当地所用砖的尺寸以及文献资料,我们不能排除它与墓葬之间的联系。吴越王。
这次发掘是“有条件的”。 一方面,这座古建筑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可以追溯到五朝十国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2017年,区政府及钱王墓周边地区完成了拆迁。 更重要的是,前期编制的《临安吴越王陵文物保护规划》缺乏相关考古资料。 古建筑遗迹的发现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或许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并提供修正和完善的基础。 健康)状况。
已申请建立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期发掘
目前的发掘工作只是冰山一角。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遗址的柱基石相距10米左右,非常大。如果继续挖掘,肯定会有新的收获。如果区政府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来说无疑是最好的。”
临安区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小敬表示,发掘工作目前正在从大遗址的角度考虑,将与吴越王墓的规划相结合。 “区政府对此遗址高度重视,如确定需要继续进行全面发掘,将全力支持考古工作,提供有力条件,腾出必要空间。”
为减少考古对区政府日常工作的影响,二期考古工作主要以挖沟方式进行。 此次考古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记者从临安区文化广电局获悉,目前,临安区政府已向省文物局提出创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申请。 虽然还没有正式批准,但负责人对创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非常感兴趣。 非常有信心。 据悉,临安区政府力争年底前完成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成功后,省文物局将向国家文物局报送遗址公园规划,申请创建国家级文物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