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追尾,厚养安葬。 殡葬是民生大事,实现“安乐死”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以实现亲民、绿色、文明、智慧殡葬为重点,打破思想观念壁垒,完善殡葬管理制度,建设殡葬设施,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快推进殡葬服务。风俗习惯的改变,树立文明新风尚。 改革进展和效果如何? 近日,记者走访。
随州为何要进行殡葬改革,实行全民火葬? “总的来说,殡葬改革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改变风俗习惯、保护森林防火、减轻人民负担,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 市殡葬协会会长邵荣波简洁地解释了原因。
他介绍,从历史和全局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发出了“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号召; 1956年中央工作会议上,1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关于实行签署火葬文件、死后实行火葬的建议》中讲话。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推进殡葬习俗改革,我省也在不断扩大火葬范围。
邵荣波回忆,从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州实行殡葬改革,在部分地区实行火葬,但最终由于各种因素,改革进展缓慢。 2020年省委十一届第七轮检查指出,全市殡葬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 同时,还存在殡葬服务公益性缺失、服务能力不足、执法不力、火葬区域调整划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普遍问题。 与省内先进市州的差距越来越大。
“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坚定承担民政‘爱民服务’责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殡葬改革,是必须回答好的政治考题。 ”。 邵荣波说道。
卧龙岗公墓依山有水,设施齐全,环境幽静,位于曾都区河店镇桂花村,是该村及周边村庄老人理想的安葬场所。 不久前,该村村民吴姓老人去世了。 他的家人将老人的遗体火化,省吃俭用办了丧事,然后将他安葬在墓地里。 “以前办一个老人的葬礼,从丧事到土葬,都要花费几万元。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殡葬改革,提倡文明办丧、节俭办事,确实省事多了。” 吴姓老人的儿子。 吴先生说道。
据了解,一具常规规格的棺材大约需要1.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松散的坟墓占地面积约为10平方米。 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时间,会造成木材和土地的巨大消耗。
“老人生前尽了孝道,去世后又节俭丧事,让生者无悔,让死者得到安慰。”
“厚葬厚葬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社会风气,也是对老人最好的孝顺。”
“攀比文化太强,铺张浪费的丧葬葬礼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