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革命公墓

发布时间:2024-06-15

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南东北部,横跨湘江下游,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纵观历史,长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风雨激荡的战争时期和和谐和平的年代,无数英雄儿女在这里奉献了满腔热情和热血。据统计,出生在长沙、牺牲在长沙的革命烈士已达两万余人。

1977年,湖南省革命公墓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缅怀革命先烈和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墓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南部的天心区,紧邻湘江,眺望橘子洲,远望巍峨的岳麓山。园内树木参天,终年常青,鸟语花香。占地面积197.5亩,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先后被省、市授予文明卫生先进单位、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陵园于1983年正式开放,1992年以前只为烈士和逝世处级以上领导提供殡葬服务,1992年以后逐渐开放服务对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生命科学主题公园”的要求实施开发建设,现已建成艺术公园、望江公园、志欢公园三大陵园区,安葬各时期革命烈士和革命前辈百余人。 红军将领陈义安(彭德怀同志曾为其题词:为人民而生伟,为革命而死光荣)、巾帼英雄韩淑仪、公安民警烈士张洁明、消防战士李克林、海军战士谭子玉、抗洪救灾模范青年陶伟、飞行员姚翔,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牺牲的飞行员陈林,2009年在山火扑救中给群众留下生的希望而英勇牺牲的金井镇综治办副主任唐洋烈士等均安葬在陵园内。同时,还有谭延杰中将、谭玉宝、周力、郑培民等同志等众多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省部级领导同志的骨灰安葬或安放于陵园内。 每年都有十多万社会各界人士到陵园瞻仰、瞻仰、悼念、悼念,湖南革命公墓已成为湖南的“八宝山”。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动烈士纪念工作与时俱进,2000年,省、市民政部门将湖南革命公墓列为重点民政项目进行维修整修,投资300多万元对雄魂阁等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整修。集存放骨灰和悼念活动场所于一体的雄魂阁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曾被评为长沙十佳建筑之一。建筑按生前职务分为四层,安放了革命烈士、老红军、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骨灰6668具。

2007年,湖南革命公墓被评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为充分发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做好长沙烈士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湖南革命公墓历时一年牵头完成了《长沙烈士光荣榜》一书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校对工作,目前已对内发行。该书共分三册,120万字,记载了1911年至2006年长沙18520名烈士的基本情况。该书将作为史料赠送给各地民政部门、烈士表彰单位、大专院校、文化、博物馆等单位收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长沙烈士史料。 为了更加直接生动地激励和教育广大群众,传承湖南烈士的精神财富,湖南省革命公墓管理处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依托长沙烈士光荣榜修建了长沙烈士纪念广场,黄兴、杨守仁、杨开慧、郭亮、雷锋等18520余名长沙烈士得以在烈士纪念墙上永久留下自己的名字,使表彰烈士工作更加直观、震撼,湖南革命公墓也成为市民悼念烈士的重要场所。省、市媒体对此多次报道,市民反响十分热烈,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_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主任_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待遇怎么样

湖南省革命公墓200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在国家、省、市各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烈士陵园”和“烈士事迹陈列馆”两个项目于3月26日获批修缮。修缮工程由国家投资310万元,市财政投资20万元,共计330万元。

烈士陵园设计经过6稿修改,已达成比较完整的方案,寓意深刻,建设现代,教育价值强,吸引力大,震撼力强。主题为“红色箴言”,所承载的教育内容是“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了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无数烈士的鲜血洒遍了长城、大江南北、祖国的山河,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烈士的鲜血,烈士就是旗帜、就是榜样,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烈士陵园的设计目标是打造成集纪念教育、园林景观、模范公墓为一体的烈士专属公墓。 设计中,将陵园围墙做成长城与山脉的景墙,陵园三面环山,寓意长城、大江南北、长江黄河、草原尽在陵园之中。烽火台寓意一是告诫烈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烈士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正向世界强国迈进;二是警示人们战火未必会熄灭,长城脚下的慰问是共和国不会忘记。普通墓碑的造型是一面红旗,烈士就是一面旗,众多烈士组成一面红旗,共建红色中国。墓盖为红色宝书造型,寓意烈士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 该设计参考了群众的建议,考虑到无数烈士牺牲后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在陵园区域修建无名烈士纪念碑,不仅是对烈士的纪念,也增加了陵园的震撼力和视觉效果。

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待遇怎么样_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主任_湖南革命陵园管理处

长沙烈士事迹陈列馆的修缮是在雄魂阁二楼原有展室基础上扩大面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更加直观、准确地展示烈士的生平事迹。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还会继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展,而烈士表彰永远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公墓的指导下,全部门工作人员将进一步集中智慧、集中精力、筹集财力,为打造品牌公墓而不懈努力,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迎接广大群众和领导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