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家企业调研|山东沂水推殡葬礼仪改革:镇村干部主持

发布时间:2024-07-13

沂水殡葬改革_临沂殡葬改革_沂南县殡葬改革

沂水县荆山公墓。摄影:张家然,澎湃新闻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平凡而伟大、勤劳善良的周继妹……”

10月12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东寨村78岁的周继妹不幸去世。葬礼在低沉庄严的葬礼乐声中举行,由身着“绿马甲”制服的村委会成员红白相间主持,按照文明葬礼的程序,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葬礼。

这次葬礼是沂水县新式丧葬习俗的一个缩影。

2017年5月10日起,沂水县简化殡葬手续,实行全民安葬政策,对在沂水死亡的人员,免收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等一切基本殡葬费用,目前全县已实现新增逝者100%入公墓安葬。

近期,沂水县探索实施以“丰厚关怀、尊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礼仪改革,在全县推广以“奏丧乐、读出逝者生平、鞠躬送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悼会”。“追悼会”主持人一般为逝者所在乡镇的领导干部,读出逝者生平的人为村党支部书记。

10月30日,沂水县委书记薛峰对澎湃新闻()表示,沂水县绝不会强制办“追悼会”。推行“追悼会”这种新型殡葬模式,可以让殡葬改革在促进移风易俗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由于“追悼会”要求诵读逝者生平、鞠躬送别,这其实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是在弘扬精神文明正能量。

沂水殡葬改革_沂南县殡葬改革_临沂殡葬改革

沂水县景山公墓正在修建厕所和停车场。

67元葬礼

2017年6月,沂水县徐家湖镇前南社村村民刘祥雷被确诊为尿毒症,他和妻子袁丽再婚,袁丽的大儿子是残疾人,现在读初中,女儿4年前早产,正在保温箱里治疗。当时他们家借了三四万元的债务,到现在还没还清。

2018年2月,刘向磊病情加重,袁丽担心如何筹备他的后事,按照当地传统丧葬仪式,至少要花费1万元。

了解了刘祥磊家庭情况后,潜南社村红白理事会主席刘步泰主动带着理事会成员来到袁里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告诉他们,现在提倡办简朴葬礼,不再用土坟、棺材、纸扎坟,不再倒汤、不再倒头,提倡五七开棺同日下葬,提倡降低伙食标准。潜南社村所属的长山墓园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按照新政策办事,花费少了,也更有面子了。

袁丽听后很是感动,只是不知道刘祥雷的哥哥和嫂子能不能接受,自己如果这么做的话,会不会遭到邻居们的嘲笑,自己的丈夫也会因此而丢脸死去?

刘祥磊于2月23日上午去世,令袁立没有想到的是,刘祥磊的哥哥、嫂子主动给刘步泰打电话,同意按照新政策办事,袁立这才松了一口气。

由于家中亲人不多,下葬当天没有举行追悼会。考虑到袁莉家人的实际情况,前南社村红白会又在简葬的基础上简化了流程,通知火葬场将遗体拉走火化,然后直接安葬在长山墓地。下葬期间,袁莉花了67元在墓地里为亡夫摆放了三个祭祀盘。考虑到袁莉孤儿寡母的困难,邻居们在祭祀结束后悄悄回家,没有让袁莉请他们吃饭。

“说实话,大多数村民都不想办大葬礼,但又不好意思舍弃名声,又没人带头,导致‘老人因办葬礼穷三年’的情况很多。”刘步太告诉澎湃新闻,按照以前的习俗,办一场葬礼至少要花上万元。现在,活动倡导改变习俗,火化费、骨灰盒费、交通费、墓地费等费用全部免除,大家从内心里都支持。

为所有人提供免费葬礼

“以前很多普通老百姓实在死不起,倾尽一生只为买一块墓地,特别是城市下岗工人和城郊无地农民,这个群体在沂水占到15%-20%,他们收入很少,又没有土地,他们家属的丧葬问题很严重。”薛峰介绍了殡葬改革前沂水县的情况。

自2017年5月10日起,沂水县简化殡葬手续,实行全民优先殡葬服务政策,凡是拥有沂水县户籍的居民,在沂水地区死亡的,免收遗体运送费、火化费、骨灰盒费等一切基本殡葬费用。

同时,沂水将县殡仪馆由自筹改为全额筹资,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保障殡仪馆正常运行;取消普通炉,全部采用高标准火化炉,实现统一火化标准;骨灰盒由政府采购,人性化设计,保证质量美观,标准统一;政府保障干部职工工资,不低于改革前标准,免除员工后顾之忧。

沂水殡葬改革最初实施的困难很大,改革的第一个月,薛峰几乎每天都在墓地里转悠,开了6次现场会,生怕出现什么问题。

临沂殡葬改革_沂水殡葬改革_沂南县殡葬改革

沂水县景山陵园灵堂。

“殡葬改革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管怎样都不肯上墓地的人,不能把他们的坟墓夷为平地,甚至挖出尸体强行火化,这种做法后患无穷,这个群体肯定是极少数,这种运动式执法会制造问题,激化矛盾。”薛峰指出殡葬改革的“雷区”,他表示,沂水县殡葬改革一定不能用极端手段解决极端问题。

薛峰介绍,沂水殡葬业改革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核算经济成本。目前,沂水县人均丧葬费为2.5万元,每年死亡约8000人,这些钱都由群众自己出,总共花费2亿元。殡葬改革后,政府每年只需投入2000万元,这就意味着政府为群众节省了2亿元。

截至目前,全国21个省份160多个地区到沂水学习殡葬改革经验做法。

今年6月,应民政部邀请,薛锋出席了殡葬管理条例修改论证会。随后,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带队赴沂水县调研殡葬改革工作,并召开殡葬改革工作座谈会。

9月初,民政部将《殡葬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部分规定与沂水县推行的殡葬改革做法相呼应,例如“党员干部要带头推行文明朴素葬礼、火化生态安葬、绿色低碳扫墓,推进殡葬改革等”。

干部带头

薛峰说,“在沂水殡葬改革过程中,需要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带头落实。我们对群众要心软,对党员干部要管严,要带领群众去做、示范去做,让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

沂水县黄山铺镇信访办工作人员王慧霞对殡葬改革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她最近在《农村群众报》撰文回忆,2002年2月,她的公公因肾衰竭去世。接到婆婆的电话后,丈夫骑着摩托车带着她和孩子赶回老家。第二天,丈夫的姐姐们也从外地赶回来。

不巧,天下起了大雨,来送葬的宾客冒雨而来,一个个都像落汤鸡一样,王慧霞和家人都按习俗跪在泥地里磕头迎接。

宾客到齐后,“倒汤”就开始了。王慧霞和丈夫、嫂子都带着哀悼的心情,一路踏着泥泞走到村头,放声大哭。扛着锅的长辈们默默地“倒汤”,王慧霞和家人则跪在泥泞里放声大哭。回去的路上,王慧霞的嫂子最先摔倒,年纪更大的二姨也跟着摔倒。倒汤队伍一片混乱,嫂子躺在地上哭得起不来,来回哭了11遍,才算完成。

去临汾安葬公公时,作为儿媳的王慧霞要跳进墓穴,左扫三遍,右扫三遍,扫完之后墓穴太深,她爬不出来,幸好有一位长辈把她拉了上来。

沂水殡葬改革_临沂殡葬改革_沂南县殡葬改革

那一年,王慧霞的女儿才几个月大,安葬完公公,她赶紧给女儿喂奶,却发现奶水没了,同时心里焦急,胸闷,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心肌炎,王慧霞丈夫的妹妹和婆婆也都患上了重感冒。

前些日子,王慧霞参加舅舅葬礼时,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她一进舅舅家,就听到哀乐声,舅舅所在村的村支书正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舅舅的生平。亲属们站成一圈,默哀鞠躬。

当天下午,他们就到墓地安葬了我舅舅。王惠霞在上述文章中说,墓地四周绿树成荫,松柏参天,鲜花盛开。“舅舅一生辛勤劳作,养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都在读大学,日子过得不容易。希望舅舅能在这片美丽、宁静、舒适的地方享受幸福。”

沂水殡葬改革_沂南县殡葬改革_临沂殡葬改革

沂水县景山公墓的成排坟墓。

沂水体验

近期,沂水县在“丰供、俭葬”基础上,探索实施以“丰供、敬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礼仪改革,在全县推行以“奏丧乐、读逝者生平、鞠躬送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悼会”。

薛峰介绍,在推进“追悼会”过程中,每到安葬时,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红白会委员都要到场,不能强求,更不能通过举办“追悼会”制造不稳定因素。同时,“追悼会”上要宣读逝者生平事迹,鞠躬送别。各村要严加留神,不能给一些生前有污点的人办“追悼会”,否则很容易出丑。

以殡葬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驿树经验”已写入山东省乡村振兴规划。

山东省印发的《山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倡导善葬简葬、文明办丧,深入开展殡葬改革试点,推广“沂水经验”和支部书记悼念活动,加快公共公墓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推行节地生态葬、治理农村散乱葬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模式。

今年10月,山东省民政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推广沂水民生化殡葬服务经验,将民生化殡葬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范围,推动实现全民均等化基本殡葬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目前,薛峰也十分渴望推广殡葬改革“沂水经验”。他表示,虽然沂水县已经开展了殡葬改革,但其他地方特别是周边地区还没有变,或者没有变透,没有形成推动殡葬改革的外部动力,有些人可能受其他地方的影响,有抵触、逆反心理。因此,目前沂水县一方面在实施更深层次的殡葬改革,另一方面争取在更多地方推广沂水殡葬改革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