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葬礼歌曲集锦100首葬礼歌曲

发布时间:2024-07-21

死亡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而葬礼则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可以说,每个民族都以庄严隆重的仪式形式送别死者,并伴以一定的音乐,构成了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丧葬音乐的性质是“送亡”,与其他音乐,如庆典特有的“家乐”等欢快的旋律,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丧葬音乐有自己不同的旋律和乐词(歌词),这是由丧葬音乐的功能决定的。

丧事音乐大全集_丧事的歌曲_丧事歌曲大全

文章插图

葬礼音乐的作用是营造葬礼的气氛。

当有人去世时,丧亲家属一定不能用欢快喜庆的音乐,否则会让人误以为这里正在举行婚礼。而且,家属也很难接受,尤其是亲人去世是意外事件时。因此,适合死亡事件性质的葬礼音乐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现在国内流行的《葬礼音乐》,旋律低沉缓慢,压抑感极强,对于营造悲伤的葬礼氛围很有效果。

当然,不同的死亡事件,不同的人不同的死亡,不同的家庭对于葬礼氛围的价值观可能有所不同,举国上下用一首《葬礼音乐》来营造葬礼氛围。

丧事的歌曲_丧事歌曲大全_丧事音乐大全集

葬礼各个阶段,如棺木、灵柩、下葬,乃至清明节祭祖等,显然没有必要全部用上,因此制定葬礼祭祀音乐各个阶段的音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前面说过,灵堂不能太过冷清,否则太过压抑,人就会很紧张。农耕时代,人们在葬礼上放鞭炮、请戏班子演戏,其实就是为了吸引周围的人观看,增加热闹,排解寂寞。

这些处理丧葬方式,虽然被历代正统儒家斥责为“丧葬娱乐”,但却从未被禁止,依然存在,就是这个原因。

丧事歌曲大全_丧事的歌曲_丧事音乐大全集

文章插图

其实,中国传统民间生活往往伴随着音乐,比如在送新娘的路上,当地乐师会一路奏乐,以示欢乐,营造喜庆的气氛;在重要节日、富人家生日等日子,也会请戏班子来表演,以营造喜庆的气氛。

葬礼音乐的作用是使人们聚集在一起。

人们喜爱音乐,视音乐为快乐的源泉之一,音乐还具有人的亲和力、人群的凝聚力,因此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制礼作乐”。

丧事音乐大全集_丧事歌曲大全_丧事的歌曲

不同旋律性质的音乐,有不同的主题,对一定的场合具有亲和力,形成秩序感,从而在人群中产生凝聚力。在婚礼、葬礼、庆典等活动中,不同性质的音乐旋律就发挥着这种“亲和力和聚集人群”的作用。

《礼记》云:“乐者,乐也,人之性也。乐必以声发,以动静显,人之道也。声动静,物候之变,皆蕴于此……故宗庙之乐,君臣上下,共听之,则和睦恭敬;族长乡里,长幼共听之,则和睦顺从;

内室中,父子兄弟共听音乐,大家和睦相处。所以音乐以合一为原则,以和为谐,以物喻韵,以韵为文,以和父子、君臣、百姓,是古代君王立乐之道。

丧事歌曲大全_丧事音乐大全集_丧事的歌曲

文章插图

【农村丧歌100首】意思是说,音乐是追求快乐的,人性贪恋音乐,所以人性(即人性)离不开音乐。“乐”指音乐;“乐”指快乐。

宗庙中的音乐达到了“和敬”,乡间宗族中的音乐达到了“和顺”,家庭中的音乐达到了“和亲”,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音乐起到了引导秩序的作用,这也是古代推行音乐的目的。

传统中国社会,人们以宗族为单位共同生活,负责葬礼的人主要是本族人或邻居,葬礼音乐具有召集、聚集宗族成员的作用。

丧事歌曲大全_丧事音乐大全集_丧事的歌曲

因为,如果葬礼时不时响起音乐,就说明葬礼还在进行中,宗亲、邻居、亲家不能全部离开。当然,还有丧宴,也起到了“留人”的作用。可以想象,一个冷清的殡仪馆,没有音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方。

丧葬音乐的作用是彰显礼仪。

丧事音乐大全集_丧事的歌曲_丧事歌曲大全

文章插图

葬礼音乐具有彰显礼仪的功能。也就是说,在送葬、送葬、下葬等不同阶段演奏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一定的“礼仪”性质,起到提醒人们“葬礼礼仪阶段不同”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在统一参加者的心。

葬礼音乐的作用是教育人。

音乐有教化人心的功能,丧乐亦有教化人心的功能,中国传统丧乐中,有许多乐曲颂扬父母养育子女之恩,提倡孝道、人生短暂、顺其自然的思想。

这些话语在历史文献中多通过一些葬礼音乐的演唱体现出来。例如湖南很多地方在送别仪式时有“家典”吟唱,在家庭葬礼后唱“莺歌”。歌词多是讲述死者养育子女的艰辛,对家庭、宗族、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生前的美德(孝顺、谦让、仁慈)等。

他们的去世,对家庭、宗族、社会等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这类音乐通常都是“特殊”音乐,多为地方戏曲的变奏,如湖南的《唱夜曲》,就是高亢的湘剧的变奏,人们一听到旋律,就知道有葬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