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朱丹溪墓地导览
各位游客大家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游览。作为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购物之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大力绿化美化,努力营造绿色家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公园、绿地、花草树木,都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眼睛。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朱丹溪墓地,它是这个绿色家园里的一处景点,虽然是新建的,但依然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朱丹溪墓地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医王”之一的朱丹溪而由政府和民间出资修建的,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这里不仅有竹林茂盛,湖光山色秀丽,小桥流水,还有这位天下名医的遗迹,还有各种亭台楼阁、园林、碑廊等表达后人崇敬之情的景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田园诗般的纪念性园林。
您现在所在的朱丹溪墓地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您看,景区入口处有一座青石牌坊,上面有前任义乌市文革部长陈敏章题写的字。健康。现在我们一起去朱丹溪墓地吧。
现今的朱丹溪墓园于1991年批准建设,占地112亩,经过十多年的修建,已初具规模,有贺望亭、松鹤园、朱丹溪纪念馆、重建的丹溪墓、书画馆、百草园等。陵园内还可见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泉等当代名人的题词、绘画,以及栽植有中药材的百草园。色彩各异,既增长了知识,又让人感觉到这座园林中处处都有医者的踪迹,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墓园增添了浓浓的中医文化内涵。
朱丹溪生于元初年(1281年),义乌人,因居赤岸镇丹溪河畔,人称“丹溪翁”,后人便称他为“朱丹溪” “。
丹溪自幼聪慧,少年时读经学问,三十六岁到东阳巴华山随徐谦学理,因母亲久病,丹溪死后专心学医。四十岁。他一生勤奋好学,广泛取经,不拘泥于形式,专心研究前人的经验,最终成为“养阴说”的大师。他有十几本著述颇丰。其观点影响了后世日本、朝鲜等国学者,开创了中医的新纪元。他与河北刘完素、河南李杲、张从政并称为晋代四大名医。后世多以元代为研究对象。
为探究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内涵,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交流,陵园规划建设历代医家纪念馆、珍贵中药材展览馆、中医药历史展览馆、中医培训学院等项目,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的医学大师将在这里一一展现。
同时在墓园内规划建设药用植物园,以高大的乔木构成景观主体,树下种植耐阴的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或灌木,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并设置亭台楼阁、塔、花架、景石等园林小品均布置在适当的位置,让游客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
丹溪墓:
现在看到的是朱丹溪的墓,始建于元朝十八年,后多次重建、废弃。1358年,朱丹溪坐在书桌前,手握狼毫笔,含笑而死,葬于距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竹村墩头寺。“文革”期间,墓葬被毁。1982年在原址重建墓室, 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丹溪墓右侧后还修建了丹溪庙,朱丹溪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建。
据说墓地是丹西夫妇亲自挑选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死后会经历如此艰辛,更想不到这里会成为义乌市华人旅游的一大景点。景区旅游与名人参拜相结合,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使得这里的历史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景色更加迷人。
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代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墓前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有一段简介墓前有朱丹溪生平事迹碑,右侧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匾额。墓后为朱丹溪两个儿子的复墓。丹溪墓布局规整对称,前后松柏果树成荫,清幽静谧,因此前来瞻仰、拜谒的游客络绎不绝。
丹溪精神:
朱丹溪的高超医术和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他的同时代人,也影响了今天很多人,尤其是在丹溪的家乡。人们对朱丹溪的感情至今仍处处体现。比如我们在稠城看到的那条熟悉的丹溪路,已经市区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即将扩建,必将为义乌的交通做出更大贡献。正是因为有朱丹溪这位名扬海外的名医,这条路又被赋予了新的动力、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推介义乌、弘扬义乌精神、义乌人勤劳好学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这也是朱丹溪名人效应的本质所在。
朱丹溪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会激励我们好好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好的贡献!我想,只有大家真正这样做,朱丹溪精神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总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医生、义乌名人终于被载入史册,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勤奋努力,甘于奉献,在丹溪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繁荣富强!
中国秘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