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是甘肃省平凉市所辖县,因有文王伐密、建灵台的记载而得名,已有千年历史,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接壤。
老人去世,称为“过世”、“逝世”,或“离世”。所谓“红白喜事”,是指过世老人的葬礼,多数人用棺材将死者埋葬。
送别:老人临终时,亲朋邻居会送礼物(多为食物)来访,说些吉利、安慰的话。家人会在老人临终前送别。离家在外的子女在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后,必须在晚上赶回家,赶在父母去世前赶到。
棺木留置:将死者洗净、穿好衣服。然后将遗体安放在灵堂,脸上蒙上纸钱,焚香,烧纸钱,点上灯,孩子们哭泣。
守灵:送葬队伍在灵堂里进行,孝子坐在草地上守灵,日夜陪伴。亲朋好友来吊唁时,孝子跪地迎接、送别。
宣告死讯:棺材安放后,孝子会带着其他人到村里有名望的人家叩头宣告死讯,并派人去通报远近亲朋。还要派两个成熟稳重的人去“请外家”(死者是男性,就请其叔父;死者是女性,就请其母家)。“外家”要带三只祭牲(即一只煮熟的全鸡、一只羊头、一只猪头)和“帐蓬”等礼物。到了死者家门口,孝子要跪下迎接,摆上香案,跪下听“外家”说些什么。外家同意后,才能宣告丧事。
穿孝:亦称“破丧”。若家境殷实,孝子、长孙穿长孝,其余男子穿短孝,女子穿长孝。穿长孝、穿长袍者,腰间系麻带,谓之“穿麻丧”。
放纸条、布告板:出殡前一天下午,请阴阳师、道士或僧人写挽词,放出第一张纸条、布告板(写上死者的生辰八字,孝子、孙子的名字)。死者的家属、亲属到医院吊唁,放声大哭,孝子恭敬地把写好的布告板拿到门口放好。僧道士开始念经行法,帮助死者灵魂重生,亲友到棺材前吊唁。
送殡:又称“送丧”,村里的孩子手捧花圈、金山银山、童男童女,在前面引路。孝子为死者撑伞,一边哭一边扶棺材。棺材送往墓地下葬。门外有阴阳师、道士或僧人吹唢呐,敲锣打鼓,把棺材送出村外。有钱人家的还用白布拉棺材,叫“拉路”。下葬后,家属要请村里人“吃丧饭”。
爨三:葬礼后的第三天,儿女和家人要往坟墓里添土、烧纸钱,叫“爨三”。
守丧七日:从死者出殡之日起,每七日为一“七”,举行丧葬活动,有头七、三七、五七之分。七日的守丧仪式一般由已出嫁的女儿主持。
百日怀念:死者去世一百天后,举行哀悼活动,请相公、道士或僧人诵经,叫“百日怀念”。
周年:又称整岁。人死后一、二、三周年,都要请算命先生、和尚或道士诵经。三周年最为隆重。三周年时,孝子要脱下丧服,也叫“换丧服”。三周年以后,就没有什么重大的诵经活动了。只有节日的时候,儿女们才会上坟祭拜祖先。
葬礼仪式的复杂程度取决于人的财富。每当一个人去世,遗体通常当天就入棺,并要服丧三天。设立灵堂,向亲朋好友宣布讣告。有时葬礼持续七天。葬礼期间,邀请主要官员和宾客击鼓奏乐,进行仪式和悼念。有些人还邀请阴阳师和道士吟诵经文,帮助死者的灵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