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开创了诸侯联盟的先河,平定东西,统一天下。然而管仲死后,却提拔了易牙等小人,最终遭到奸臣的迫害,被囚禁在宫中,饿死,下葬时身上还长满了蛆虫,惨状不堪设想。
齐桓公虽然结局悲惨,但是其墓中的场景却让人意想不到。西晋时期,齐桓公墓被发掘,人们才意识到,无论结局如何,后人对于齐桓公的功绩都是充分肯定的。
齐桓公墓位于临淄县城南21里的牛山上,又称顶祖山、牛首洞,是一处两座陵墓。
临淄县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西晋永嘉年间,有人在此发现齐桓公墓。想进去的人到了门口就不敢再往前走了,因为墓内充满了水银蒸气。现代研究表明,吸入0.3克汞就会致命。
过了一段时间,墓穴里的水银蒸气浓度降低了,才有人带着狗来试探,确定没有危险后才敢进墓。墓穴里金银财宝、玉盒丝绸不计其数,但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地上凌乱的尸骨。
这显然意味着大量的活人被活埋。虽然活埋制度在古代非常盛行,但齐桓公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齐桓公死后,继承皇位的不是他所立的太子昭,而是他的妃子的儿子太子无奎。太子昭被迫逃往宋国。
齐桓公病重的时候,易牙等人想立太子无奎为王,其他诸侯也想当国君,但是齐桓公因为病重而不知道这件事。为了让太子无奎顺利登基,易牙把齐桓公囚禁在宫中不许任何人进入,想饿死他。
讽刺的是,易牙曾是齐桓公的厨师,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儿子煮成肉汤给齐桓公喝。齐桓公十月七日在宫中去世,但宫人不敢收尸,因为他们没有接到易牙的命令,而诸侯们正处于内战之中,无暇关心父亲的生死。
因此,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太子无奎正式登基后,他才开始操办齐桓公的丧事。虽然齐桓公和管仲都曾立吕昭为太子,但无奎对父亲还是很尊敬的,所以他立即向诸侯报告了齐桓公的死讯,并准备隆重地安葬齐桓公。
易牙等人表面上忠于齐桓公,实际上却恨齐桓公。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书雕也自宫。虽然这不是齐桓公的错,但现在他们明显把责任推到齐桓公身上。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认可齐桓公的,对无奎的想法也没有异议,只是无奎没有机会隆重地安葬自己的父亲。管仲和齐桓公已经把照顾太子昭的事情交给了宋襄公。太子昭逃到宋国之后,宋襄公很快得知了齐国的情况,立即率领军队攻打齐国。
齐国人素来尊崇齐桓公,对易牙、太子无奎等人十分反感,于是联合宋襄公,绞死太子无奎,拥立太子昭为王。然而,其他几位诸侯却将目光投向了太子昭。宋襄公率军将他们逐一击败,太子昭登基,成为后来的齐孝公。
此时已经是第二年五月,齐桓公的棺木已经存放了五个月,但当时国家刚刚经历战乱,齐孝公无暇顾及此事,又过了三个月,齐桓公才正式下葬,可惜这位霸主死后还要遭受各种折磨,不过陵墓的规模足以证明他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