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定陵发掘教训惨痛!郭沫若为何还提议发掘乾陵?

发布时间:2025-08-13

不过1958年,一座帝王陵墓的出土,促使郭沫若等人再次向国家申请进行发掘,但最终被周总理否决了,这座陵墓是武则天和唐高祖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修筑山陵必须动用民夫,率领瘦弱困顿的百姓,组建数万人的军队,征调京城附近的人力物力,督促扶携老幼,开采山背的石头,驱赶他们完成工程。这是有关乾陵的历史文献记录,乾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唯一一座合葬两位皇帝的陵墓。

乾陵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声名最为显赫。它吸引了众多人试图探寻墓穴中的珍宝。历史上,黄巢曾率领四十万大军疯狂挖掘,未能成功。近代时期,军阀孙连仲的师团也曾炮轰乱炸,但同样没有找到地宫墓道的入口。

1958年12月某个日子,由于乾陵旁边某条道路出现损毁情况,需要加以整修,附近居民便前往梁山顶部实施爆破作业,炸开山体岩石,不曾料到,这个行为无意中揭露了乾陵地宫的墓道入口位置。

乾陵地宫入口被发现,这个消息迅速逐级上报,很快便传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耳中。郭沫若立即带领考古专家赶赴现场,经过勘查,最终确认农民们发现的通道正是乾隆地宫的入口。

接着在郭沫若等人的建议下,文化部向国家行政机构递交了《乾陵发掘方案》。至于决定挖掘的缘由在于,毫无疑问,其中必定留存着许多宝贵文献书画,或许会有武则天的《垂拱集》,也可能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这无疑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史书记载《兰亭序》随唐太宗李世民一同下葬,然而唐末节度使温韬发掘唐太宗昭陵时,并未找到该作品,因此许多人推测《兰亭序》最有可能保存在乾陵地宫之中。

这份报告迅速呈递给周总理,彼时明定陵考古工作正在进行,现场状况频发。周总理审阅后,指示让后代来处理这桩事务。

乾陵目前尚未开启,不过其附属的几座墓葬已经进行了考古工作。1960年8月至1972年5月期间,乾陵周边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附属墓葬相继被发现并挖掘。

1960年3月20日,郭沫若一行再度前往乾陵探访,为陵寝的雄伟所触动,便创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

那座石碑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至今仍然稳固矗立,周围有六十位君王雕像,全都裸露在户外。唐朝时期的冠冕文物非常繁盛,女帝在权衡事务上展现了全面的智慧。

黄巢沟至今保存完好,述德纪的残篇未能流传后世。等到皇家陵寝重新开启之时,期待能够重新评定历史,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