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现场
九连墩楚墓风景区位于枣阳市东南25公里处的无棣镇东赵湖村。 墓地共有九座封冢,从南到北依次编号为1-9号墓。 站在岗上向东、西望,九座凸起的土丘从南向北雄伟地矗立在山脊上,绵延3公里。 当地人俗称“九莲墩”。
九连墩墓地于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被列为襄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升格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底,因潇湘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文物博物馆组织全国和省内部分知名专家到九连墩进行考古发掘。 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令世人瞩目。 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文物
据考古专家介绍,九连墩战国楚墓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首次发现楚墓,共有十一座古墓群; 其次,青铜四足鼎是考古出土的最大的鼎; 其乐器种类齐全,规模为全国同类之最,震惊中外。 九连墩战国楚墓一号、二号墓出土文物千余套,其中有青铜鼎、编钟、炒锅、人灯、玉器、石磬等出土的精美文物。 1、楚王公贵族的“金声玉振”也穿越时空“出现”在古墓中; 出土竹简1000余件; 二号墓顶室出土一套木制礼器,包括簋、缶、斗等,出土的锅鼎直径82厘米,高93厘米,是楚国现存最大的器皿。我国迄今为止科学发掘出土的墓鼎; 楚国迄今已出土最大的两个车马坑,一号坑33号,二号坑7辆,共80匹马。 其中一辆游乐设施是周朝皇帝御用的六匹马车。 2002年被列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