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的一位农民拿着锄头下去,发现了一座西周大墓。 专家:许是姜子牙部落的坟墓。

发布时间:2024-04-21

墓地石头_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

宝鸡石鼓山

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喜欢用青铜器来代表自己的地位和等级,并常常将青铜器随葬于陵墓中,作为死后享用的物品。 青铜器多为单件埋葬,很少成套出现。 如果它们被发现,那一定是一个重大发现。

如今宝鸡市渭河两岸,北为戴家湾,南为石鼓山。 在这片狭小的区域内,百年内曾四次出土大量青铜器,其中“扉[fán]金”就是一个独特的组合。 它刷新了世人对西周早期青铜器综合利用的认识。 至于出土青铜器的墓葬,墓主的身份引发了无尽的猜测。

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_石鼓山墓地

宝鸡渭河两岸

1. 旧发现

“气进”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末大收藏家、时任湖北巡抚的段方所著的《陶斋集进录》一书中。 这也促成了宝鸡戴家湾青铜器的首次重大发现。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

《桃斋记进录》齐进图片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1901年,八国联军战争刚刚平息,清朝濒临崩溃。 陕西宝鸡农民王奎在戴家湾耕地时发现了青铜器。

时任湖北巡抚的段方酷爱收藏古董,立即派人收购。 他们总共获得了铜禁1件、铜像1件、铜刀2把、铜簪1件、铜爵1件、铜杯1件、铜杯1件。 其中高脚杯3件,铜角1件,铜杯1件。 随后,又出土了一把青铜枪和六把青铜匕首,也被归还给端方。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_墓地石头

段方,清代金石学家

段方得到这批宝物,不禁大喜。 他在《桃斋集锦录》中对这些青铜器进行了线描和精美的拓片。 所谓“十三件禁器”名扬天下。

墓地石柱_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_墓地石头

十三件禁忌武器照片

段方仕途颇丰。 不久,调任两江总督,由武昌迁南京。 没过几年,就当上了直隶总督。 作为段方的最爱,“十三禁兵器”自然是跟着段方到处。 段方也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文物展示给自己的朋友们,甚至还让前来拍照的朋友们与十三禁器合影。 所以我在下面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墓地石头_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

段方等人与戴家湾出土的十三件禁物合影

但端方也有他的不幸。 1911年,端方赴四川镇压“护路运动”,战死。 这件珍贵的十三禁兵器落入了洋人付凯森的手中。 福海森获得这些文物后,将它们送往纽约,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到它们。

墓地石柱_墓地石头_石鼓山墓地

付凯森(前排右二)

2. 传承与新发现

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但战乱肆虐,军阀混战。 在宝鸡,还出现了一位盗墓大军阀——党玉坤。 1926年前后,党玉坤盘踞宝鸡地区。 他招募平民,盗掘古墓。 他获得了许多古物,其中包括铜禁令。 这次散落的许多珍贵的西周文物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墓地石头_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

盗墓贼留下的洞穴

历尽劫难,新中国成立后,戴家湾、石鼓山地区终于迎来了科学考古发掘。 1983年和1992年,石鼓山地区曾多次出土青铜器。 2012年,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发现出现。

当时,石嘴头村民在村东南采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 考古学家将其编号为石鼓山M1。 考古人员在该墓中共发现青铜器175件。 考古学家们对大量的青铜文物欣喜若狂。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M1不远处西北约10米处又发现了一座标记为M2的墓葬,墓中又出土了三件青铜器和许多宝石、玛瑙。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

石鼓山西周墓地发掘现场

惊喜不断。 就在石鼓山M1、M2发掘即将结束时,在其西北约21米处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西周直孔土坑墓,编号为M3。 M3的发掘成果丰富,发现惊人,谜团神秘,远远超出了考古学家的预期。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

石鼓山M3平面图

M3走向南北,长约4.3米,宽约3.6米,深度估计为7-8米。 里面有两口棺材,一棺材。 墓主人的骨架已腐烂,但墓室和二层墓室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 其中,青铜礼器共31件,其中鼎6件、簋6件、卣6件,甗、釜、尊、方乙、爵、积、簋、盘、盉各1件。

更令人欣慰的是,还出土了一件与端方旧藏中的“十三宝禁”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禁制。 这极大地激发了考古学家的兴趣。 真是巧合啊。 宝鸡石鼓山、戴家湾出土了三件形制几乎相同的青铜禁令。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柱_墓地石头

石鼓山周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禁令

3、文化属性

宝鸡是周人的腹地,那么石鼓山-戴家湾墓地发现的高级墓葬是否属于周人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考古学家的脑海中。 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考古人员判断该墓的时代应为西周早期。

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_石鼓山墓地

石鼓山墓地出土的青铜鼎

墓葬中的青铜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典型商文化因素的器物;第二类是具有典型商文化因素的青铜器。 第二类是商朝灭亡前周人制造的粗制器物; 第三类是西周早期的石器。 孤山地区出现的独特的青铜器,体积较大,胎体厚重,纹饰繁复。 这似乎说明了石鼓山-戴家湾墓地墓主人的独特身份。

墓地石柱_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

石鼓山墓地出土提梁窑

一般来说,如果西周墓葬中出现商文化遗物,则应该是西周早期的墓葬。 也就是说,周武王灭商之后,将战利品奖励给了有功的将领。 石鼓山墓葬出土的商文化器物很可能来自这场商周之变。

如果是的话,墓主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吗?

这个问题已经陷入僵局。

然而,发掘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石鼓山M3出土的青铜器,很多都有“户”字! 专家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家徽! 所谓宗徽即“宗铭”,最早由郭沫若先生提出。 它是铸在青铜器上的一种铭文,用来标识主人的氏族身份。 此次发现的大量带有“户”字的家族徽记,表明墓主人的家族是一个“户”部落。

石鼓山墓地_墓地石头_墓地石柱

郭沫若,伟大的历史学家

“胡”族的起源与史料记载的“右胡氏”有关,而“右胡氏”是蒋荣的一个分支。 大家都知道,周人是“稷姜联盟”的一个部落联盟。 周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子牙”。 石鼓山区的“胡”族很可能与姜氏有关。 石鼓山、戴家湾一带可能是蒋氏的封地。

石鼓山-戴家湾地图

温世军说

宝鸡,青铜器之乡。 这个地方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为我们承载着丰富的文明。 石鼓山-戴家湾墓地仍有诸多未解之谜,工作仍在进行中。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带领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参考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周原鹿鸣》,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任雪莉:《宝鸡戴家湾商周青铜器群整理与研究》,新线书店,2012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周墓》,《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

尹升平、尹夏清:“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民族和家庭问题”,《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2期。